
提升幕墻品質 增強建筑附加值
就幕墻產品采購而言,房地產開發商應摒棄“唯低價是尊”的思維,真正著眼于幕墻產品的品質,從幕墻技術的標準化、系統化和綠色環保兩大因素出發考量,選擇適合的產品,以合適的價格實施,以保證建筑整體品質,提升整體建筑附加值。
建筑業是人類基本的社會生產方式,也是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基本的生產經營活動。建筑業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發展、社會治理、經濟進步、生態文明等一系列宏觀發展議題。在當今的中國,建筑業特別是房地產業在改善民生、支持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更是尤為突出。
房企競爭應著力提升建筑品質
目前來看,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房地產業發展并不樂觀,整體上面臨著去庫存的壓力。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在施工程總量已經由1995年的1億平方米,增長到了2015年的93億平方米,城市中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積達到20多億平方米。一方面房價動蕩不定,三四線城市房價處于煎熬之中,大中城市也是冷熱不均;另一方面,投資幅度銳減。2015年前10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僅增長2%,住宅投資增速同比僅增長1.3%,投資明顯放緩。
新常態下,房地產企業承受的來自行業外部的各種壓力不斷加大,同時業內競爭也更趨白熱化,此種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唯有大力提升房屋品質,努力在綠色建筑、節能環保、標準化應用等方面有所作為,做差異化競爭,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爭取到潛在客戶,贏得購房者青睞。另外,2015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了房地產的供給側改革,要求房企從“黃金時代”只需拿地蓋房、大干快上,僅僅依賴土地占有就可以迅速獲取財富的發展路徑,轉向創新驅動,為市場提供更高品質、更好體驗的房屋建筑,創造有效供給的發展道路。
低價中標、惡性競爭導致良莠不齊
1985年,北京長城飯店第1次采用玻璃幕墻,極富現代氣息的玻璃幕墻美觀大方,視野開闊,令很多開發商著迷。隨后,建筑幕墻逐漸在國內應用流行起來,并發展形成玻璃幕墻、石材幕墻、金屬幕墻等多種類型。建筑幕墻作為現代建筑重要構成部分,其品質的優劣也直接影響著整棟建筑的好壞。
在現有的工程招投標制度下,工程造價(包括幕墻造價)往往成為開發商關注的焦點,至于技術方案、標準化程度、環保性能、產品質量等則退居其次。這樣,超低價中標和惡性競爭就大行其道,劣等產品、低端技術極易找到生存空間,對那些真正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幕墻產品反倒形成了沖擊。歷經前些年的迅速發展,我國門窗幕墻行業產值已過千億,門窗幕墻企業數量眾多,但是重品牌、研發與售后的實力大型企業仍是少數。現實中,幕墻光污染、色澤不均勻、波紋各異、偷工減料、材質低劣、技術不達標等問題也層出不窮,超低價中標必然會對建筑物日后的使用埋下各種隱患。
標準化、系統化及環保凸顯優良品質
針對目前幕墻產品行業出現的某些狀況,主張房地產開發商在幕墻采購過程中拋棄片面追求價格比拼的思維,立足于提高房屋品質和幕墻質量,選擇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供應商和產品。一方面,幕墻產品作為高空建筑附屬物,其制造質量、安裝質量事關重大,不可疏忽閃失;另一方面,大品牌、高附加值的幕墻產品能明顯提升建筑整體品質,更能贏得潛力消費群體對提升居住品質的需求。房地產開發商在幕墻采購過程中應著重加強對幕墻技術及整體性能方面的考量,并以其增強建筑房屋的整體品質。